在中国,每分钟就有5.5人死于癌症,每年有超过450万新病例被诊断
肿瘤
Infigratinib(BGJ398)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试验性口服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-3(FGFR1-3)酪氨酸激酶抑制剂,用于治疗因FGFR基因异常导致的胆管癌和尿路上皮癌(膀胱癌)等疾病的患者。
在约7%的癌症中存在涉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(FGFR)的基因畸变(例如,融合/易位、突变和扩增),其中,影响最显著的是胆管癌、尿路上皮癌(膀胱癌)和胃癌。
目前,中国大陆每年估计有78,000例新确诊的胆管癌病例,以及694,000例新确诊的胃癌病例。在全球,约有10%-16%的胆管癌患者存在FGFR2基因融合。在中国,约~5%的胃癌患者存在FGFR2基因扩增。
联拓生物已经加入QED的PROOF全球3期临床研究,正在中国大陆推进infigratinib用于一线治疗胆管癌的研究。联拓生物还在进行一项infigratinib用于治疗胃癌的2a期研究,以及对其他FGFR基因驱动的肿瘤进行探索性研究。
BBP-398是一种变构SHP2抑制剂,旨在抑制野生型SHP2,或可治疗各种依赖SHP2活性的肿瘤中癌细胞的增殖和存活。SHP2与RTK和免疫检查点受体结合来调节其信号转导。
在癌症中,调节细胞增殖和存活的信号通路通常会被改变。 SHP2是一种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,可正向调节RTK MAPK信号通路,这是多种类型癌症中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最重要途径之一。而MAPK信号转导的上调是对靶向疗法耐药产生的常见机制。此外,SHP2在调节免疫检查点抑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,这也是肿瘤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。因此,靶向SHP2可能为治疗这些难治性癌症提供一种潜在的新方法。
在中国大陆和其他亚洲市场,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基因变异导致的难治性癌症非常普遍。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和其他肺癌、结肠癌和胰腺癌的患者人数占中国肿瘤总患者数的40%以上。在患这些肿瘤的中国和美国患者中,EGFR、KRAS和BRAF等基因突变发生的程度不同。例如,在中国肺癌患者中, EGFR突变的发生率高达50%,但在美国肺癌患者中,EGFR突变的发生率仅有20%。在结肠癌中,美国结肠癌患者KRAS突变的发生率高达56%,但该突变的发生率在中国结肠癌患者中仅有38%,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众多,在中国受影响的患者总数仍远高于美国。
联拓生物正在与多家机构携手合作,在中国进行BBP-398的1b期临床组合疗法的研究。